思想道德

思想道德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思想道德 >> 正文

“疫”无反顾,守护花开 ——数学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学院“疫”线纪实

发布日期:2022-04-15    点击:

“同心战‘疫’,同‘屏’共振——数计学院小葵花空中影院: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,只是勇敢的人挺身而出——今日电影《中国医生》,晚8:00空中影院,与你不见不散。”这是在疫情防控封校管理期间,学院官方QQ每天都会出现的预告。精心挑选的每一部电影,为同学们带来温暖和力量。

3月15日,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学校被迫按下了“暂停键”。辛丑年末到今天,三年有余迎难而上的逆行,拼的是众志成城的斗志,靠的是同力协契的顽强。面对此次疫情,全校上下迅速做出反应,守望相助、共克时艰。向日葵是向阳而开的花,锦绣灿烂,满怀希望。其所代表的坚定信念、乐观热情,是数计学院全体领导老师对同学们的期待与祝福,也是奋战在“疫”线的每一位数计人的真实写照。

不分昼夜,一线指挥

闻令而动、冲在前线。疫情就像一面镜子,考验的是每一位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担当精神。3月15日,学院党委书记许杰、党委副书记张静,第一时间进驻学校。结合现在疫情防控形势多次召开会议,周密部署、统筹安排,迅速确立起实施网格化管理、责任到人的工作方针,搭建起学院党委-辅导员-学生干部三级管理服务网络,编织以宿舍为单位、舍长为责任人的垂直化管理系统,坚持尽职免责、失职追责、精准问责,强调全体人员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,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上来,刚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。

多个夜晚,许杰等仔细查看学生宿舍的疫情防控、清洁卫生、用电安全等方面的情况,详细询问同学们在学习、生活、毕业就业、心理健康、人际关系等方面是否遇到困难。许杰书记在校两周,轮休后无法进校,每天心急如焚,一天好几个电话实时了解情况、把握动态;党委副书记张静深入抗疫工作一线,到核酸点维持秩序、组织学生,与学生谈心谈话,连夜处理学生各类突发状况,同时还要把握院系党建、学团、学生心理健康、毕业生就业、实习实训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。辅导员老师们排除困难,积极入校。冯秉政、陈轶洋、李德法、张薇在校工作,至今1天没休;孔晓霞夫妻共同奔赴抗疫一线;张伟把不满两岁的孩子托付给亲戚选择返校;张颖、史勤政坚守高新区大学园兢兢业业;范建田、郑伟抛下两个年幼的孩子进驻大学园工作;王都、王昊睿、闫卓敏、王蒙蒙因特殊原因被封在家里,但始终与在校师生同频共振、各项工作从不掉队。他们知道,越是在特殊阶段,越是要倾注更多精力,保证常规工作做得温暖、做得出彩,帮助学生平稳度过难关。

时刻坚守一线的有力领导,帮助队伍统一思想、提高认识、凝聚力量,坚决筑牢校园疫情防线。

带头奉献,一人不落

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,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。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工作者,更是一名党员。面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面对一场还没结束的考验,既要保证核酸检测、人员摸排等防疫措施“一人不落”,又要保证辅导员工作的各项覆盖面“一人不落”。

抓实抓细核酸检测工作,确保20%抽检、全员核检两种情形流程清、责任明、反应快,实行“两图两对照,一检一回复”机制,每天收取核对核酸登记截图、检测结果截图,实现快速筛查,不漏一人;充分盘活学生骨干力量,建立辅导员—学生干部—舍长三重查宿机制,确保宿舍秩序安全稳定。

冯秉政、孔晓霞、陈轶洋三名辅导员,兼任学校全员核酸检测的公寓驻楼辅导员,挨家挨户敲门、逐层逐户提醒,组织学生有序检测、化解学生不满情绪,风吹日晒、来回奔波,经常一去就是大半天。而学院其他老师,也毫无怨言地承担起了其它工作。

党委副书记张静、团委书记冯秉政,以及全体校内外辅导员,通过线上视频会议、深入走访宿舍、深入学生核酸检测点等形式,面向目前在校的2000余名同学,集中开展疫情防控主题教育,保证在疫情防控最寸土不让的关键阶段,让每位师生都扛起守土有责、守土有方、守土有为的政治责任,全力配合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,勠力同心,并肩战“疫”;在王昊睿的主持下起底式摸排宿舍人员情况,做到全院联动、一个不落;党建工作顺利进行,确保党员培养和发展不断档,并积极利用抗击疫情“活教材”进行党性教育;引导学生适应网上学习新常态,积极干预学业预警同学,做好专升本、考研的保障工作;牢牢把控意识形态和舆论阵地,加强新媒体网络思政运用效能。

急学生之所急,想学生之所想,切实为同学们办实事、解难题,一个不落齐上阵。为了保证同学们在封校期间也能参加国家级IT类赛事,学院克服种种困难,共为参赛选手打造了包括智慧教室、封控宿舍在内的9间标准化比赛场地,也为学生搭建起了冲向高级别专业赛事的平台;线上举办2022年研究生模拟复试,帮助考研学生掌握技巧、增强信心;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,举办2022年首场春季专场空中招聘会,10余家优质企业带着100多个岗位参会选才;官方微信推送“致毕业生的一封信”,开展求职就业指导;开展针对疫情防控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,举办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,如心理健康原创漫画大赛、心理健康手工征集活动等,帮助同学们调适心情、提高身心免疫力;设立“数计投喂信箱”,倾听学生心声,全面了解同学们学习情况、生活需求和心理状态;组建心理支持志愿服务队,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动态检测,针对心理咨询求助学生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,分层分类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辅导;官方微信公众号适时推出“致家长的一封信”,向家长们通报学校教育教学安排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,缓解家长因封校管理而产生的焦虑心理,建立良好的学校、学生、家长互动关系。


每天在线上给学生讲解封校、核酸、后勤保障,同时安抚学生情绪、处理各项工作、深夜处理学生突发紧急事件,都已成为辅导员们的工作常态,而“一个不落”又带来了新的挑战。从“24小时开机”无缝衔接为“24小时待命”,每个辅导员都时刻准备着,兑现“只要你需要,我随时都在”的承诺。

守望相助,一脉同气

时有所需,必有所为,一呼百应,绝不退缩。数计师生时刻准备着,团结一致,坚守岗位,牢牢守护校园防疫战线,用实际行动诠释守望相助、同气连枝。

“头雁领航”党员先锋岗率先垂范,协助医务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、进驻宿舍宣讲校园防疫制度、开展日常查寝和校园不文明行为劝导等工作,为8号楼隔离同学每天三次送饭、送热水,红色的党员先锋志愿服务袖章成为春日里一抹活跃的色彩,温暖着每一个同学。

在1号楼封控期间,鲁润东、孟凡龙等同学义无反顾穿上隔离衣、进入封控区,化身“大白”志愿者,每天为楼内同学送水送饭、倒垃圾、搬东西;公冶如迎、赵全员等同学在餐厅广场担任志愿者,在全校核酸大筛时,东奔西走、维持秩序······超负荷的工作、被耽误的学习,他们却没有因此喊一声苦、一声累。美好的感情都是双向奔赴的,官方抖音也推送了“暖心志愿·疫线支援”系列视频,代表同学们向志愿者送上一份诚挚的感激。

青山一道同云雨,明月何曾是两乡。2021级应用数学专升本12名援疆支教的同学在喀什送来了遥远的祝福;官方微信也陆续推送了“慰一襟风尘·育桃李繁花”系列支教风采展,让济园的同学也可以领略喀什的风光;“同心战‘疫’,同‘屏’共振——数计学院小葵花空中影院”每天精心选取2部电影,陪伴同学们度过封控的时光,为大家注入温暖和力量;清明节时,学院官方微信推送“英魂不朽·号角长鸣”系列,同学们一起在线上缅怀革命先烈;在学习雷锋精神月组织“无烟校园”活动,大家用实际行动向雷锋精神致敬;还有博文约礼·风雅青春——济宁学院第二届礼仪风采大赛、数独比赛、优秀课堂笔记大赛、网络科技节“编程打卡”活动、“英雄征集令”线上抗e创意运动视频、“暖心打卡全家福,定格济园好时光”宿舍全家福摄影大赛等各种活动,丰富多样、涵盖面广,既彰显专业特色,又富有年轻活力。

疫情防控隔离了距离,却让大家的心更近地贴在一起。年轻的数计学子们,选择用温暖互相陪伴,守护春暖花开的美好未来。

封校管理一月有余,期间有汗水,也有泪水,有取得胜利的喜悦,也有焦头烂额的忙碌。有加班加点的黑夜,也有艳阳高照的晴天。共克时艰,以身作则亦师亦友;守望相助,无私奉献以心换心。在疫情来临时,数计师生坚定不移团结一心,如同灿烂而热烈的向日葵,用坚定的信念和无悔的付出,共同守护花开,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屏障,守望胜利的曙光。

(撰稿:陈轶洋    图片来源:学院辅导员   审核:许杰   责编:李利)